深圳限制未来房子售价,房价会跌么2019-11-02 12:44浏览数:92次
10月23日上午,深圳市土地房10月23日上午,深圳官方对高烧不止的楼市和土地市场,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。这场定向打击,可能会影响深圳未来的楼市走向,也会对全国楼市产生微妙影响。 如何解读这样的事件? 转载安静好友@楼市头条 的文件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只转给大家思考。 01 加大供应:只求好的,不要贵的 产交易中心连发两份“深圳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”。其中,17、18号公号显示:11月22日,深圳将有6块住宅用地集体出让!这6块居住用地分别位于坪山(3块)、龙华、光明以及大鹏。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,这次六块宅地都限定了普通商品房入市或人才房的最高销售均价!其中:
可以说,这回土拍的限制十分严苛了。 02 未来价格被锁定,有人要哭了 在出让条件中,还有这么几点值得大家关注:
前两点的焦点在于双限双竞,因此,房价不会上天。 如果你看不大懂这个“双限双竞”的威力,那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。 宇宙中心龙华目前在链家上多数房价都已经上了10万,甚至不少豪宅进入了15w+,比如汇龙湾、莱蒙水榭春天等。而本次土拍限制最高7.1万/平的售卖均价,直接把龙华一颗“豪宅心”给捏的稀碎。 再看光明,位于公明的中粮云景已经卖到了5.8万/平。 但光明最新地块的未来的最高售价是4.7万每平。也就是说,一夜之间,一平少了一万,估计开发商想干坏事的心都有了。 另一边,坪山最近一段时间最高的成交价来自大东城二期,单价最高有5.3万的。而此次推出的三幅地块,未来的最高售价为3.87万/平。 你说,那些准备卖到5万的盘,现在是不是想哭了? 对于第三点,村长也多说几句。 2014年,深圳实行被称为“930购房政策”后,建面9070被取消了;2016年,深圳的“1004新政”后,改成套内9070。现在,这份公告直接表明建面9070要重出江湖了。 这意味着两点: 从表面来看,以坪山出让的这块地为例:3万/平的均价和90平方米以下的建面,意味着总价在270万上下,首付81万上下(肯定有比这个价格更低的),这无疑是刚需的一次狂欢。 如果深一层次看的话,未来深圳的大户型将急剧减少。或者说只有大面积的豪宅才有继续涨的可能性。 03 地王被点杀,抢地王的日子不好混了 政府态度说明一切,楼市的风向变了。 这股风是吹向哪呢? 首先,我的猜想是对地王的一次定向调控。 就在4个月前的“史诗级”土拍,龙光地产以65.85亿夺得位于龙华红山的一幅土地,楼面地价高达6.7万/平。这个价格已经逼近或超过临近的二手房,比如中航天逸小区单价在6.5-7万左右。 也就是说,龙光地产手中的面粉已经贵过面包了。而这一次拍地,龙光手中的面包就显得更贵了。 公告显示,龙华地块未来入市最高价为7.14万/平。 龙光原本预计着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高的面粉价格出现,未曾想,公告一出,就直接来了个暴击。 同样是在这场土拍上,中海和电建分别以54.8亿、20.12亿拿下光明两个地块。前者可售楼面价4.22万/平,后者可售楼面价则有4.28万/平。 当时,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加上实际核算的其他成本之后,项目未来估计要卖到6.5万以上。甚至有不少媒体为了推介光明楼盘,吹出光明未来10万+的构想。 但这一次,光明的最高售价被锁在了4.7万/平,一万点的暴击。 不仅10万的梦没有了,而且6万的本也没有了。要知道,人家的均价低到了4.7万/平,你地价都到了4.2万以上,拿什么去竞争。 四个月后,估计看到限价4.7万的中海和电建要抱头痛哭一回。 当初在80家房企中杀出重围,压着人才住房的红线拼命拍到的“香饽饽”,现在成了冷窝头。 想要捂热乎,估计还得费一点精力。 上面的这些房企可能只是想哭,有些拿到地王的房企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。 以2015年的坪山地王为例,当年12月22日,位于坪山新区的G11337-0101号居住用地挂牌出让,被深圳信达置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坤润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以30.3亿元竞得,2.5万元/平的楼面价成为当年坪山“地王”,后来由泰禾集团提供代建和销售。 时至今日,这个盘一直都没有开。为何?不敢开啊,开了就要亏本啊。 有分析人士公开测算,这一项目入市后,售价至少要到4.2万元/平才能盈利,这还不算这几年的利息等其他成本。 但这一次拍地,坪山两幅地块的最高售价被锁定在38750/平方米和35700/平方米。 嘿!从上次拍地到现在,才高兴了几个月,泰禾又要哭了。 04 对高涨预期的一次定向打击 前两天,深业中城全城关注的热销情况吸引了不少人。 村长在几天前的文章中专门提到过深业中城楼盘背后的那点事,市场上甚至传出4000多人排队买192多套房。 这个盘之所以火,是因为其中有价差、有核心地段的优势,还有深业的产品力……老实说,谁要是能借个500万,我马上去排队。 通过这个楼盘,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深圳整个市场对待楼市的态度:高涨的预期。 顺周期,购房者渴望房价涨如疯牛。 逆周期,购房者渴望地价稳如老狗。 就全国范围而言,目前的楼市现在肯定都不是在顺周期,用大白话说,现在卖楼的活的很艰难。 不久前杭州万科的楼盘传出预售之后无人登记,杭州秀隐翠园7号楼在开放现场并接受购房意向登记一个多月后,并没有客户登记申请购买。这在曾经一房难求需要摇号抢房的杭州,实属罕见。 就杭州而言,很多二手房已经开始悄然降价,甚至有业主下降10万求售。在青岛,二手房房价已经连续8个月出现下跌。即便是一线城市北京,今年国庆的北京楼市网签数量,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。 全国楼市降温明显,但深圳似乎是个例外。 前两天,据公众号“每日成交”数据显示:恒裕滨城二期某套88平的4房,成交总价2375万,单价约27万/平,又一次突破该小区的二手房成交最高价。 而在8月,恒裕滨城二期的二手房成交单价最高还是约23万/平,不到一个月,又涨了17%,涨幅十分惊人。 话说,这个单价约27万/平的成交价大概率是假的,至少到现在为止,没人敢认领。 但它至少反映了某种预期,即便是造谣的预期。 深圳湾这样,龙华也是这样。 9月17日,龙华汇龙湾成交了一套建面约89平的低层3房单位,总价约1053万,单价为117535/平,破“11”! 这还不是最高的,目前,龙华的莱蒙水榭山二手房挂牌价最高达到约17.6万/平,是一套建面约272平的6房单位,总价约4800万,这也是目前龙华二手房挂牌价最高的房源。 如果说,房价疯涨的传言催生市场的预期。 那么本次土拍无疑是对这些预期的定向打击。 政府从根源上直接规定了商品住房入市最高均价并限制了最高地价,从官方层面给改片区的房价定了一个长期价格走势。 要知道,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始规划再到开盘之间,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,当然个别高周转房企我们不做比较。 现在看来,这六块宗地的定价都算合理区间范围内。但官方想要的是,这六个项目2年后的价格仍是如此。 既限制了地价又限制了预期房价,治标又治本。 05 二次房改雷厉风行,深圳玩真的 2018年以来,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开始下发到全国各地。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一直很明确: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,坚决遏制房价上涨。 为了防止大起大落,因城施策、一城一策,可能更符合现在整个宏观基调和整体定位。 在这方面,深圳政府的手法取得了广东人煲汤的精髓“慢工出细活”。 2018年6月,深圳公布了历史上仅次于“98房改”的重要文件,宣告深圳二次房改来临。深圳这次“二次房改”的核心内容,是将深圳的住房分为四大类:
四是公共租赁住房,占住房供应总量的 20%左右,面向符合条件的户籍中低收入居民、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行业人员、先进制造业职工等群体。 10月21日,《深圳市地价测算规则》正式施行,标志深圳地价测算正式由“基准地价”和“宗地地价评估”两套地价标准迈入“标定地价”单轨制。解释起来就是,通过《深圳市地价测算规则》,实现了地价测算的自动化、智能化和便民化,让地价测算不再神秘。 无论市区任何部门任何人,只要对同一项目测算地价,结果都是唯一的。谁测算都这样。 简单说,就是深圳给每一块地定了价,登录政府官网可查询地价地图。 以后,标定地价将每年更新一次。 10月22日,深圳市政府日前召开的有关公共住房专题会议传出,关内公共住房项目毛坯房最高售价低于5万/平方米,关外则低至2-3万/平方米左右。本次拍地,实际上是标准地价的正式运用,比如对可售的安居型商品房和人才住房的地价分别按市场地价的30%和40%确定。这在根本上保证了,所出让地块未来售价不会太高。 除了降地价外,深圳也在尽力加大供应。 本月底至明年1月,深圳总共将出让34宗公共住房用地,总用地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,预计可建公共住房超过6万套。总的来说,降低安居房价格并增大供应,目的是稳定深圳居住成本,而稳定居住成本,其终极目的是继续做强深圳的人才竞争力,维持深圳独占鳌头的人口争夺优势。 如无意外,本地拍地,将对深圳未来楼市产生深远影响。 因为不管是限价、限购、还是限贷,这都是稳房价“表面”功夫。事实上大家都知道,有效降低房价的唯一方法,就是地方政府让利民间,降低土地出售价格,大量供应廉价土地,房价自然能够止涨。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,深圳是为数不多的已经彻底摆脱土地财政的城市,正因如此,深圳才能大笔一挥,降低政策性住房土地价格、限制土拍最高地价。 所以说,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玩法,深圳这套拿到别的地方不一定管用,但是在本地的效果,估计11月22日应该能看到个眉目。 上一篇: 深圳"原关外"学位房逆袭,16年涨35倍
下一篇: 微妙的深圳楼市,最好的买房时机来了?
|